薑黃素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糖指標、血脂、血壓、發炎標誌物及人體測量參數的影響
薑黃素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糖指標、血脂、血壓、發炎標誌物及人體測量參數的影響: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
Curcumin effects on glycaemic indices, lipid profile, blood pressure, 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Curcumin effects on glycaemic indices, lipid profile, blood pressure, 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1. 研究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是肝細胞內三酸甘油酯 (TG) 過量堆積所導致的疾病,與胰島素阻抗、發炎及氧化壓力密切相關。
•目前無 FDA 核准的藥物,主要治療方式為飲食調整與運動,但效果有限,因此需要輔助治療 (complementary therapy)。
•薑黃素具有抗氧化、抗發炎、降血脂、調節免疫等藥理作用,可能對 NAFLD 有幫助。
•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是肝細胞內三酸甘油酯 (TG) 過量堆積所導致的疾病,與胰島素阻抗、發炎及氧化壓力密切相關。
•目前無 FDA 核准的藥物,主要治療方式為飲食調整與運動,但效果有限,因此需要輔助治療 (complementary therapy)。
•薑黃素具有抗氧化、抗發炎、降血脂、調節免疫等藥理作用,可能對 NAFLD 有幫助。
2. 研究方法
•資料庫搜尋: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Ovid、Cochrane (截至 2024 年 1 月)
•研究設計:符合 2020 PRISMA 指南,選擇隨機對照試驗 (RCT)。
•資料庫搜尋: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Ovid、Cochrane (截至 2024 年 1 月)
•研究設計:符合 2020 PRISMA 指南,選擇隨機對照試驗 (RCT)。
•納入標準:
受試者年齡 ≥ 18 歲,診斷為 NAFLD。
介入組接受薑黃素補充,對照組為安慰劑 (placebo)。
研究報告包含基線數據與結果數據,並至少測量血糖、血脂、體重、BMI、發炎標誌物之一。
受試者年齡 ≥ 18 歲,診斷為 NAFLD。
介入組接受薑黃素補充,對照組為安慰劑 (placebo)。
研究報告包含基線數據與結果數據,並至少測量血糖、血脂、體重、BMI、發炎標誌物之一。
統計方法:隨機效應模型 (Random-effects model) 計算加權平均差 (WMD) 及 95% 信賴區間 (CI);異質性指標 I² > 50% 代表異質性顯著。
3. 研究結果
(1) 整體分析
•最終納入 21 篇 RCT (共 1191 名受試者,600 名介入組,591 名對照組)。
•研究中薑黃素每日劑量 50–3000 mg,介入時間8–12 週。
(1) 整體分析
•最終納入 21 篇 RCT (共 1191 名受試者,600 名介入組,591 名對照組)。
•研究中薑黃素每日劑量 50–3000 mg,介入時間8–12 週。
(2) 主要結果
(3) 亞組分析
•薑黃素補充 ≥ 8 週 會有更明顯的 FBG、TG、SBP、WC 下降。
•樣本數 > 55 人的 RCT,SBP、TG、LDL、HDL、BMI、WC 變化較顯著。
•薑黃素補充 ≥ 8 週 會有更明顯的 FBG、TG、SBP、WC 下降。
•樣本數 > 55 人的 RCT,SBP、TG、LDL、HDL、BMI、WC 變化較顯著。
4. 研究限制
•異質性較高 (部分結果的 I² > 80%),代表研究間數據變異大,可能影響結論的穩定性。
•部分試驗沒有進行薑黃素純度與成分分析,可能受重金屬污染或藥物摻雜影響。
•所有研究皆來自伊朗,結果的外推性受限,需更多不同族群的試驗驗證。
•薑黃素劑型多樣 (磷脂化、奈米微粒、粉末等),吸收度差異可能影響效果。
•異質性較高 (部分結果的 I² > 80%),代表研究間數據變異大,可能影響結論的穩定性。
•部分試驗沒有進行薑黃素純度與成分分析,可能受重金屬污染或藥物摻雜影響。
•所有研究皆來自伊朗,結果的外推性受限,需更多不同族群的試驗驗證。
•薑黃素劑型多樣 (磷脂化、奈米微粒、粉末等),吸收度差異可能影響效果。
5. 結論與建議
(1) 整體結論
(1) 整體結論
•薑黃素補充 (50–3000 mg/日,8–12 週) 可有效降低 FBG、HOMA-IR、TG、TC、LDL、體重與 BMI,對 NAFLD 有潛在益處。
•對 HbA1C、HDL、血壓、CRP、TNF-α、腰圍無顯著影響。
•薑黃素為安全的輔助治療,但應慎選產品,以確保品質。
•對 HbA1C、HDL、血壓、CRP、TNF-α、腰圍無顯著影響。
•薑黃素為安全的輔助治療,但應慎選產品,以確保品質。
(2) 臨床應用建議
•建議劑量:每日 50–1000 mg 為有效範圍,高劑量 (>1500 mg) 可能效果更佳但需更多研究驗證。
•建議持續時間:至少 8–12 週 才能觀察顯著效果。
•建議劑量:每日 50–1000 mg 為有效範圍,高劑量 (>1500 mg) 可能效果更佳但需更多研究驗證。
•建議持續時間:至少 8–12 週 才能觀察顯著效果。
•適用族群:
輕度至中度 NAFLD 患者 (重度患者仍需醫療監測)。
有胰島素阻抗、血脂異常或體重過重者 可獲得較大益處。
輕度至中度 NAFLD 患者 (重度患者仍需醫療監測)。
有胰島素阻抗、血脂異常或體重過重者 可獲得較大益處。
搭配健康生活方式:薑黃素應作為輔助療法,仍需搭配飲食控制與運動。
(3) 未來研究方向
•需要更多不同人群 (亞洲、歐美等) 的研究來驗證外推性。
•應統一薑黃素劑型,確保生物利用度,減少研究異質性。
•建議研究長期 (> 6 個月) 使用的安全性與效果。
•需要更多不同人群 (亞洲、歐美等) 的研究來驗證外推性。
•應統一薑黃素劑型,確保生物利用度,減少研究異質性。
•建議研究長期 (> 6 個月) 使用的安全性與效果。
這份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提供了薑黃素在 NAFLD 管理上的實證證據,雖有異質性問題,但結果顯示其可能為安全且有效的輔助治療。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