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後生元的抗肥胖作用













2024年
後生元的抗肥胖作用:臨床前與臨床研究的系統性回顧
The anti-obesity effects of postbiotic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背景:
肥胖的盛行率持續攀升,已成為全球主要關注的健康議題,因此每天都有大量關於肥胖領域的研究進行。
後生元 (postbiotics) 作為新興的治療方式,目前對其功能與對肥胖影響的系統性證據仍然有限。
因此,我們設計了此研究,旨在系統性地回顧不同類型的後生元對肥胖的影響。


方法:
利用PubMed、SCOPUS及Web of Science資料庫進行系統性搜尋,檢索至2023年8月。
納入探討任何類型後生元對肥胖及相關因素影響的人體與動物介入研究。
由兩位研究者獨立進行篩選、數據提取及品質評估,並使用Cochrane與SYRCLE風險評估工具評估研究品質。


結果:
從19373篇檢索到的研究中,最終納入了49篇研究(9篇人體研究及40篇動物研究)。
短鏈脂肪酸 (SCFAs) 及熱滅活(inactivated)的益生菌是最常使用的後生元類型。

在人體試驗中,口服給予滅活的乳酸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 CP1563)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CECT 8145)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 LP28) 作為後生元,顯示可改善體脂組成及人體測量指標。

而動物研究則探討了其他類型的後生元,如胞壁酰二肽(muramyl dipeptide)無細胞提取物(cell-free extracts)尿石素A&B(urobilithin A&B)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胞外多醣(exopolysaccharides)表面層蛋白(surface layer proteins),均支持後生元的抗肥胖作用。


結論:
後生元似乎是一種安全的介入方式,結果顯示有助於減少脂肪生成(adipogenesis)並增加能量消耗(energy expenditure)。
然而,作為相對新興的研究領域,仍需更多高品質的研究來驗證這些結果。


分析與重點
1.研究方法嚴謹性:
•使用了三大主流學術資料庫 (PubMed, SCOPUS, Web of Science) 進行全面搜尋,並有兩名研究者獨立評估,確保了研究篩選與數據提取的可靠性。
•使用Cochrane與SYRCLE工具進行風險偏倚評估,提升了研究品質的信任度。

2.後生元類型與機制:
短鏈脂肪酸 (SCFAs):促進能量代謝,減少脂肪累積,是已知的抗肥胖關鍵因子之一。

熱滅活益生菌:例如Lactobacillus amylovorus、Bifidobacterium animalis、Pediococcus pentosaceus,不同菌株在失活後仍能提供生理作用,可能通過調節腸道菌群、抑制發炎反應或影響脂肪代謝發揮作用。

動物實驗中:包括muramyl dipeptide、尿石素等後生元物質,顯示出潛在的減肥效果,但需更多臨床試驗來證實。

3.臨床應用與未來發展:
後生元的優勢:由於是「死菌」或其代謝物,相較於活性益生菌,後生元具有更穩定、易保存且無感染風險的特點。
挑戰與限制:目前人體研究有限(僅9篇),樣本數與研究規模偏小,需更大規模與長期的隨機對照試驗(RCT)來證實。

4.臨床意涵與趨勢
肥胖治療的新策略:後生元有望成為肥胖患者輔助治療的一部分,尤其在難以控制體重的族群中。
與其他減肥方式比較:後生元除了直接影響脂肪代謝,還可能透過調節腸道微生物群和免疫反應達到減肥效果,這與傳統的藥物或節食方式不同,可能成為新興的減肥營養補充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常見噴霧器(蒸鼻器) 統整

藥師,我有三高和記憶力衰退的問題,我想改善記憶力!

12週長期攝取山桑子提取物改善眼睛睫狀肌收縮能力的客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