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黃素作為癌症治療的輔助療法:系統性回顧
薑黃素作為癌症治療的輔助療法:系統性回顧
Curcumin as a complementary treatment in oncological 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Curcumin as a complementary treatment in oncological 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研究背景與目的
薑黃素(Curcumin)是薑黃(Curcuma longa Linn.)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擁有抗發炎、抗氧化、抗細菌、抗病毒、抗糖尿病、促進傷口癒合等多種藥理作用。
薑黃素(Curcumin)是薑黃(Curcuma longa Linn.)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擁有抗發炎、抗氧化、抗細菌、抗病毒、抗糖尿病、促進傷口癒合等多種藥理作用。
在多項體外與動物實驗中,薑黃素顯示能夠誘導癌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及轉移,可能透過調控多種訊息傳遞途徑,例如:
•抑制 NF-κB 及 STAT3(在頭頸癌細胞中過度表達)
•調控 p53 蛋白(在乳癌細胞中作用)
•影響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路徑
•抑制 NF-κB 及 STAT3(在頭頸癌細胞中過度表達)
•調控 p53 蛋白(在乳癌細胞中作用)
•影響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路徑
然而,薑黃素在臨床應用上的主要限制是生物可利用度低,由於其溶解度低、腸道吸收差、代謝快、排除迅速,導致口服薑黃素的體內濃度很低。
目前已提出幾種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例如:
•與胡椒鹼(Piperine)併用:可提高薑黃素的生物利用度高達2000%
•開發磷脂複合物、脂質體與奈米顆粒劑型
•開發磷脂複合物、脂質體與奈米顆粒劑型
本研究的目的為系統性回顧現有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s),分析薑黃素在癌症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特別關注其對症狀改善、疾病進展、存活率的影響。
研究方法
1. 文獻檢索與納入標準
•檢索資料庫(2024年1月):Embase、Cochrane、PsycInfo、CINAHL、Medline
1. 文獻檢索與納入標準
•檢索資料庫(2024年1月):Embase、Cochrane、PsycInfo、CINAHL、Medline
•納入條件(PICO):
對象(P):80%以上為成人癌症患者(所有癌症類型與分期)
介入措施(I):口服或局部使用薑黃素
對照組(C):安慰劑、標準治療、無治療
主要結局(O):
•臨床相關症狀改善(如疼痛、體重變化、生活品質)
•腫瘤標誌物變化(如 PSA 指數)
•生存率、疾病進展
•副作用、藥物相互作用
對象(P):80%以上為成人癌症患者(所有癌症類型與分期)
介入措施(I):口服或局部使用薑黃素
對照組(C):安慰劑、標準治療、無治療
主要結局(O):
•臨床相關症狀改善(如疼痛、體重變化、生活品質)
•腫瘤標誌物變化(如 PSA 指數)
•生存率、疾病進展
•副作用、藥物相互作用
排除條件:非 RCT 研究、未涉及臨床結局、動物或體外研究、預防性研究、多重介入無法分離薑黃素效果
2. 偏倚風險評估
•使用 Cochrane 風險評估工具 2.0 評估偏倚風險
•兩名研究者獨立評估,若有分歧則由第三位研究者決定
•兩名研究者獨立評估,若有分歧則由第三位研究者決定
3. 數據提取與分析
•篩選 11,143 篇文獻後,最終納入 34 篇 RCT
•共計 2580 名癌症患者
•主要癌症類型:頭頸癌、乳癌、前列腺癌、大腸直腸癌
•篩選 11,143 篇文獻後,最終納入 34 篇 RCT
•共計 2580 名癌症患者
•主要癌症類型:頭頸癌、乳癌、前列腺癌、大腸直腸癌
•研究介入方式:
口服薑黃素(標準劑型、奈米劑型、磷脂複合物)
局部薑黃素應用(口腔凝膠、漱口水)
口服薑黃素(標準劑型、奈米劑型、磷脂複合物)
局部薑黃素應用(口腔凝膠、漱口水)
研究結果
1. 口腔黏膜炎與疼痛
13 項 RCT 研究評估了薑黃素對放射治療或化療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影響,其中 12 項研究發現薑黃素有效(與安慰劑、氯己定、苯佐卡因比較)。
1. 口腔黏膜炎與疼痛
13 項 RCT 研究評估了薑黃素對放射治療或化療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影響,其中 12 項研究發現薑黃素有效(與安慰劑、氯己定、苯佐卡因比較)。
•WHO 口腔黏膜炎量表(7 項 RCT):
薑黃素組在 第3週、第4週和2個月時症狀顯著減輕(p < 0.001)
薑黃素優於氯己定(p = 0.003)與苯佐卡因(p = 0.001)
奈米薑黃素顯示較傳統薑黃素更佳效果(p < 0.017)
薑黃素組在 第3週、第4週和2個月時症狀顯著減輕(p < 0.001)
薑黃素優於氯己定(p = 0.003)與苯佐卡因(p = 0.001)
奈米薑黃素顯示較傳統薑黃素更佳效果(p < 0.017)
疼痛評估(4 項 RCT):
•薑黃素顯著減少疼痛(p < 0.05)
•一項研究發現 使用薑黃素的患者疼痛減少 50% 以上
•薑黃素顯著減少疼痛(p < 0.05)
•一項研究發現 使用薑黃素的患者疼痛減少 50% 以上
2. 體重變化與身體組成
•6 項 RCT 研究探討體重變化
•奈米薑黃素組體重減少較少(p < 0.005)
•骨骼肌質量減少較少,但統計顯著性不明確
•6 項 RCT 研究探討體重變化
•奈米薑黃素組體重減少較少(p < 0.005)
•骨骼肌質量減少較少,但統計顯著性不明確
3. PSA 指數(前列腺癌)
兩項研究探討薑黃素對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影響:
•一項發現 PSA 上升幅度顯著較小(p = 0.02)
•另一項則無顯著差異(p = 0.75)
兩項研究探討薑黃素對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影響:
•一項發現 PSA 上升幅度顯著較小(p = 0.02)
•另一項則無顯著差異(p = 0.75)
4. 生存率與疾病進展
6 項 RCT 研究分析生存率與疾病進展:
•無法證明薑黃素對整體生存率(OS)有顯著影響
•一項研究顯示,薑黃素組 局部復發率較低(p = 0.05)
6 項 RCT 研究分析生存率與疾病進展:
•無法證明薑黃素對整體生存率(OS)有顯著影響
•一項研究顯示,薑黃素組 局部復發率較低(p = 0.05)
5. 副作用與安全性
•僅 1 項研究報告薑黃素組有較高的 嘔吐發生率
•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
•僅 1 項研究報告薑黃素組有較高的 嘔吐發生率
•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
偏倚風險評估:所有研究偏倚風險為中高程度
•常見問題:
樣本數小(多數研究 < 100 人)
雙盲設計不足(部分研究因薑黃素顏色而可能影響盲法)
數據報告不完整,高掉隊率
利益衝突:6 項研究由製藥公司贊助
雙盲設計不足(部分研究因薑黃素顏色而可能影響盲法)
數據報告不完整,高掉隊率
利益衝突:6 項研究由製藥公司贊助
結論與臨床意涵
結論
1.薑黃素可能有助於減輕癌症患者的口腔黏膜炎與疼痛
2.可能幫助減少體重流失與維持肌肉質量
3.目前證據不支持其能顯著影響存活率與疾病進展
4.研究品質偏低,無法提供明確的臨床建議
結論
1.薑黃素可能有助於減輕癌症患者的口腔黏膜炎與疼痛
2.可能幫助減少體重流失與維持肌肉質量
3.目前證據不支持其能顯著影響存活率與疾病進展
4.研究品質偏低,無法提供明確的臨床建議
未來研究方向
•需更高品質、大規模的 RCT 研究
•探討 奈米薑黃素與磷脂複合物的療效
•進一步研究 生物利用度提升策略
•需更高品質、大規模的 RCT 研究
•探討 奈米薑黃素與磷脂複合物的療效
•進一步研究 生物利用度提升策略
這篇系統性回顧雖顯示薑黃素在癌症輔助治療中有潛力,但由於研究限制,尚不足以作為標準治療輔助策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