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數據解讀
以下是常見文獻數值的解釋:
📌 1. 信賴區間 (Confidence Interval, CI)
信賴區間代表估計值的可能範圍,通常以 95% CI 表示,意思是 在 95% 的情況下,真實值會落在這個範圍內。
信賴區間代表估計值的可能範圍,通常以 95% CI 表示,意思是 在 95% 的情況下,真實值會落在這個範圍內。
範例:
• 收縮壓 (SBP) 變化:WMD = -3.86 mmHg (95% CI: -6.01 ~ -1.71)
• 收縮壓 (SBP) 變化:WMD = -3.86 mmHg (95% CI: -6.01 ~ -1.71)
解釋:
• WMD (加權平均差,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為 -3.86 mmHg,表示 CoQ10 讓收縮壓平均降低 3.86 mmHg。
• 95% CI: -6.01 ~ -1.71,表示真實的效果可能介於 -6.01 到 -1.71 mmHg 之間。
• WMD (加權平均差,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為 -3.86 mmHg,表示 CoQ10 讓收縮壓平均降低 3.86 mmHg。
• 95% CI: -6.01 ~ -1.71,表示真實的效果可能介於 -6.01 到 -1.71 mmHg 之間。
• 信賴區間不包含 0,代表統計上可能有顯著影響。
• 舒張壓 (DBP) 變化:WMD = -2.70 mmHg (95% CI: -4.50 ~ -0.91)
• 這表示 CoQ10 讓舒張壓平均降低 2.70 mmHg,範圍在 -4.50 到 -0.91 mmHg 之間,不包含 0,也表示有顯著效果。
➡️ 總結:
若 CI 不包含 0,代表這個數據具統計意義 (可能有效)。
若 CI 包含 0,代表可能無顯著效果。
若 CI 不包含 0,代表這個數據具統計意義 (可能有效)。
若 CI 包含 0,代表可能無顯著效果。
📌 2. P 值 (p-value)
P 值用來評估結果是否具有統計顯著性。
P 值用來評估結果是否具有統計顯著性。
一般標準:
• p < 0.05:統計上顯著,表示結果可能不是隨機發生的。
• p ≥ 0.05:無統計顯著性,可能是機率因素導致的結果。
• p ≥ 0.05:無統計顯著性,可能是機率因素導致的結果。
範例:
• SBP 變化:p = 0.014 (顯著)
• DBP 變化:p = 0.024 (顯著)
• SBP 變化:p = 0.014 (顯著)
• DBP 變化:p = 0.024 (顯著)
➡️ 這表示 CoQ10 在降低血壓方面具統計顯著性 (p < 0.05)。
但要注意:p 值不能單獨解釋結果,還需搭配 CI 和 I² 分析。
但要注意:p 值不能單獨解釋結果,還需搭配 CI 和 I² 分析。
📌 3. I² 值 (異質性指標, Heterogeneity Index)
I² 是統合分析中用來衡量各研究間數據異質性 (不一致性) 的指標。
I² 是統合分析中用來衡量各研究間數據異質性 (不一致性) 的指標。
• I² = 0%:完全無異質性,各研究結果高度一致。
• I² < 25%:異質性低,研究結果相對一致。
• I² = 25~50%:中等異質性,研究結果有些許變異。
• I² < 25%:異質性低,研究結果相對一致。
• I² = 25~50%:中等異質性,研究結果有些許變異。
• I² > 50%:高度異質性,研究結果有較大變異,可能受研究方法、族群或干擾因素影響。
範例:
• SBP (I² = 83.7%)
• DBP (I² = 92.1%)
• SBP (I² = 83.7%)
• DBP (I² = 92.1%)
➡️ 解釋:
I² 皆高於 80%,表示 異質性很高,代表不同研究的結果有較大變異,這可能影響統合分析的可靠性。
I² 皆高於 80%,表示 異質性很高,代表不同研究的結果有較大變異,這可能影響統合分析的可靠性。
可能的原因:
• 各研究使用的 CoQ10 劑量不同 (30-100 mg/天)。
• 研究對象的背景不同(年齡、病程、合併症)。
• 研究設計不同(觀察時間、控制組條件)。
• 各研究使用的 CoQ10 劑量不同 (30-100 mg/天)。
• 研究對象的背景不同(年齡、病程、合併症)。
• 研究設計不同(觀察時間、控制組條件)。
➡️ 總結:
I² > 80% 代表研究結果變異大,影響統計可靠性。
需要進一步進行 亞組分析,探討異質性來源,才能更準確解讀結果。
I² > 80% 代表研究結果變異大,影響統計可靠性。
需要進一步進行 亞組分析,探討異質性來源,才能更準確解讀結果。
📌 4. MD (Mean Difference, 平均差異):比較兩組的平均數變化。
MD 代表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數據平均差異。
👉 當 MD < 0,表示 治療組數值低於對照組 (例如血壓降低)。
👉 當 MD > 0,表示 治療組數值高於對照組 (例如 LVEF 提高)。
📌 5. WMD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加權平均差異):考慮不同研究權重後的 MD。
WMD 與 MD 類似,但 WMD 會依據各研究的權重進行加權,使樣本數較多、變異數較小的研究影響力更大。
📌 6. SMD (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標準化平均差) :當不同研究使用不同的測量方法或單位 時,用來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平均數差異。
與 MD (Mean Difference, 平均差異) 不同,SMD 透過 標準化 來統一不同研究的測量尺度,使結果具有可比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