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黃素、白藜蘆醇和水飛薊素對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的療效
















薑黃素、白藜蘆醇和水飛薊素對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的療效: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cumin, Resveratrol, and Silymarin on MASL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整合完整摘要與分析翻譯

本研究系統性回顧和分析27項隨機對照試驗(RCT),評估薑黃素(Curcumin)、白藜蘆醇(Resveratrol)和水飛薊素(Silymarin)對代謝相關脂肪肝疾病(MASLD)的療效,涵蓋1691名參與者,針對肝臟脂肪變性、轉氨酶水平、代謝指標、血脂、體重指數(BMI)和炎症標誌物等進行比較。


主要結果與分析
1. 肝臟脂肪變性改善
薑黃素效果最顯著,顯著提升肝脂肪變性改善機率(OR: 4.39, p = 0.009)。
白藜蘆醇次之(OR: 3.18, p = 0.02)。
水飛薊素效果稍遜。

2. 轉氨酶(ALT和AST)水平降低
水飛薊素在降低ALT(-6.44 U/L, p = 0.0004)和AST(-6.99 U/L, p < 0.00001)方面效果最顯著。
薑黃素次之,對ALT和AST均有顯著改善(ALT: -5.88 U/L, AST: -3.36 U/L)。

3. 代謝相關指標
薑黃素顯著降低空腹血糖(FBG: -0.41, p < 0.001)及胰島素抗性指數(HOMA-IR: -1.27, p = 0.05)。
白藜蘆醇對降低血糖有一定效果(FBG: -0.29, p = 0.02)。

4. 血脂與體重指數(BMI)
薑黃素顯著降低總甘油三酯(TG: -0.51, p = 0.01)和BMI(-0.35, p = 0.02)。
其他多酚對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影響不顯著。

5. 炎症標誌物(TNF-α)
三種多酚均顯著降低TNF-α(-1.57 pg/mL, p = 0.007)。

機制探討
1.薑黃素
激活AMPK路徑,抑制脂肪合成相關基因(SREBP-1c)。
調控NF-kB和ERK信號,減少炎症與纖維化。

2.白藜蘆醇
通過AMPK和SIRT1路徑調控肝臟脂質代謝。
抑制脂肪生成,促進脂肪酸氧化,改善腸道菌群平衡。

3.水飛薊素:抑制NF-κB活性,通過IRS-1/PI3K/AKT路徑改善胰島素抗性,減少炎症反應。

臨床意義與建議
1.薑黃素對改善肝脂肪變性、代謝指標和炎症具最佳效果,適合作為MASLD患者的輔助療法。
2.水飛薊素在降低轉氨酶(ALT與AST)方面最為顯著,適合以改善肝酶指標為目標的患者。
3.白藜蘆醇對肝脂肪變性和代謝指標改善效果有限,但仍具一定潛力。


結論
此研究表明薑黃素、白藜蘆醇及水飛薊素均可作為MASLD的輔助治療選項,尤其是薑黃素效果最為突出。
然而,考慮到研究存在的地域與方法學偏倚,建議未來進行更多高質量、大規模、活檢確診的RCT,以進一步確認多酚化合物的療效及適用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常見噴霧器(蒸鼻器) 統整

藥師,我有三高和記憶力衰退的問題,我想改善記憶力!

12週長期攝取山桑子提取物改善眼睛睫狀肌收縮能力的客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