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睡覺時髖關節很痛,該怎麼辦?

 髖關節在休息或靜止時出現疼痛的情況,通常與以下幾種原因有關:

 1. 滑囊炎(Bursitis)

   - 特點:滑囊炎經常在休息或夜間疼痛加重,特別是在側躺或壓到髖關節時。這是因為滑囊發炎,靜止時容易受壓或充血,導致疼痛惡化。

   - 原因:反覆的活動或壓力可能引起滑囊炎,常見於大轉子滑囊(Trochanteric Bursa)。


2.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 特點:這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會引起持續的炎症,在休息或清晨時疼痛和僵硬感加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在夜間和清晨特別明顯,並且晨僵可能持續一小時以上。

   - 原因:免疫系統攻擊關節滑膜,導致炎症和疼痛,影響全身多個關節,包括髖關節。


 3.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 特點:早期可能在夜間或靜止時出現疼痛,隨著病情進展,疼痛可能在活動或負重時加重。這是由於股骨頭血流不足,導致骨組織缺血壞死。

   - 原因:常見於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酒精依賴症患者,或其他導致血流受阻的情況。


4. 坐骨神經痛(Sciatica)

   - 特點:靜止或躺下時,坐骨神經痛可能因姿勢改變而疼痛加劇,特別是腰部和臀部的壓力分佈改變時。

   - 原因:神經受壓或刺激引起,疼痛可從髖部輻射至大腿和小腿。


5. 髖臼撞擊綜合症(Hip Impingement Syndrome)

   - 特點:某些特定姿勢(如躺下或坐著)可能會讓受影響的髖臼部位受到壓力,引起疼痛,尤其是夜間或坐久後。

   - 原因:髖臼與股骨頭不正常接觸,常見於運動員或長期屈髖的情況下。


我當時遇到的個案情況比較偏向第一種,也就是滑囊炎,且排除可能有骨質疏鬆的情況,雖然當時店長是導向說是髖關節退化,但依照滑囊炎的情況,比較合適的處理方法為:

1.避免反覆的髖關節彎曲,以及避免長時間側躺,避免持續壓迫

2.慢性滑囊炎者建議熱敷,促進血液循環並放鬆肌肉,急性期則用冰敷

3.輔以NSAID止痛藥,減輕疼痛及發炎

4.補充關節類保健品,像是含有專利UC-II或薑黃MSM的產品都是有加分的選擇。
[美國原廠專利UC-II臨床有效劑量40mg]
[薑黃臨床有效劑量500~2000mg]
[MSM臨床有效劑量1500~300mg]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常見噴霧器(蒸鼻器) 統整

藥師,我有三高和記憶力衰退的問題,我想改善記憶力!

12週長期攝取山桑子提取物改善眼睛睫狀肌收縮能力的客觀觀察